頭條新聞  
思想領導力

目錄

提高製造業供應鏈的彈性

思想領導力 |
 2022 年 11 月 28 日

過去幾十年來,工業企業日益全球化,建立了國際供應鏈。這樣做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和成本效益,從而 更精簡的供應鏈 具有少量的‘脂肪’,即緩衝劑。

在許多情況下,這些供應鏈也嚴重依賴少數現有的、成熟的來源。 

隨著時間的推移,供應鏈和製造設施越來越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新冠疫情、地緣政治衝突、日益加劇的保護主義和關稅等問題都對供應鏈造成了衝擊,而供應鏈最初被認為是韌性的。  

其經濟影響過去是,現在仍然是巨大的。一項估計表明,供應鏈中斷可能導致 15兆美元收入損失 而埃森哲 2022 年的報告預測,由於供應鏈中斷,到 2023 年歐元區累積 GDP 可能減少 9,200 億歐元(約 9,700 億美元)。   

現在真正的問題是:企業未來該如何增強其供應鏈的彈性? 

巨人之爭:中美背景下的供應鏈韌性 

近年來,在保護主義政策和關稅實施的背景下,美國和中國的關係一直動盪不安。 

安永工業供應鏈調查顯示,在過去兩年內,超過 50% 的美國公司已將業務轉移至近岸或重新上岸,而 55% 已將其供應商基地轉移到更靠近其營運地點的地方。

對於電動車 (EV) 製造商來說尤其如此,他們已將關鍵原材料的製造和採購轉移到美國或美國附近。  

中國擁有競爭性產業體系,因此更重視供應鏈的韌性。在擴大國內消費的同時,中國實施了「雙循環」策略,更加重視國內市場,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從而增強了經濟的獨立性和對國內市場的關注。

由於中國國內市場龐大,擁有 14 億消費者,因此這是一個明智的策略,它已導致更多中國公司 (65%) 將業務轉移至近岸或回岸,其中 75% 已更換其供應商基礎。 

為了增強韌性,許多公司已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但供應鏈的完全脫鉤可能無法實現,因為 消費者情緒轉變.

一項民調發現,表示寧願購買中國本土品牌而非外國品牌的受訪者比例從 2011 年的 15% 增加到 2020 年的 85%。因此,「中國加一」的方式可以幫助保留外國公司過去的投資和市場准入,同時也能提高供應鏈的彈性。 

不同產業如何解決供應鏈問題? 

某些行業受供應鏈中斷的影響比其他行業更大。

例如,航空航太、國防和化學產業迫切需要實現多元化,以確保其保持競爭力,部分原因在於這些產業的敏感度及其價值鏈的營運複雜性。這些產業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來建立供應鏈的彈性。 

航空航太和國防公司通常已經擁有較短的、面向國內的供應鏈,這是因為 敏感的天性 他們的業務。諸如此類的技術 增材製造 和自動化用於保持利潤率並抵消與近岸設施相關的更高的營運成本。 

化學工業也在實現供應商基礎多元化,並擴大產能以涵蓋需求中心。中國目前在全球工市場的份額約為45%,高於2010年的26%。

難怪許多跨國公司仍在中國投資,以確保在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的全國性地位。同時,它們也在印度和美國等其他亞洲國家擴大產能,以降低供應鏈風險。  

完善產業供應鏈需要做哪些工作? 

隨著全球供應鏈從超低成本、準時交貨和最低限度庫存轉變,產業領導者需要做四件事來從根本上轉變並確保其供應鏈的未來發展。 

首先,領導者需要重新定義他們的供應鏈策略。 這可以透過評估全球產品流、稅收模式以及網路覆蓋來實現,然後實施能夠應對新風險和機會的供應鏈架構。 

其次,領導者必須在供應鏈覆蓋和供應商網路中建立敏捷性。 即時監控和情境規劃至關重要,這反過來又能提高回應能力。團隊和合作夥伴的思維模式應從命令和控制轉向可視性和信任,這也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因為合作夥伴無需等待層級結構的調整即可快速做出決策。 

第三,企業領導者需要專注於乘著綠色浪潮,擁抱永續發展。 您的企業需要讓利害關係人參與進來,透過循環經濟原則來推動競爭優勢和環境成果,循環經濟原則旨在透過在閉環中循環產品和材料來消除浪費和污染。 

最後,企業應該從數位轉型為數位轉型。 透過專注於數位技能人才,企業可以利用供應鏈技術開闢新的收入來源,而不僅僅是優化效率。 

一家採用這四個步驟來改善其工業供應鏈的公司的例子是 費因·齊爾斯特拉他們擁有強大的供應鏈架構和敏捷的供應鏈,並擁有一支能夠快速做出決策的內部採購團隊。他們也將永續性融入流程中,是一家數位化優先的公司。 

供應鏈彈性的未來 

人們越來越預期供應鏈將繼續轉移到近岸或岸上。事實上,2021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至少 美國公司的41% 並明確表示正努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隨著這項轉變所需的生產設施正在設計和建造中,企業現在應該考慮未來的製造設施應該是什麼樣的。 

為了確保供應鏈的未來發展並增強其彈性,企業需要確保永續性和綠色措施仍然處於重要地位,因為由於氣候變化,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日益受到關注。  

我們預計,綠色浪潮很可能成為下一個顛覆者,不僅影響供應鏈的彈性,也影響整個製造業。

因此,在建立企業供應鏈時,轉向循環經濟(一種旨在盡可能減少浪費的生產和消費模式)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設計有效且有彈性的供應鏈以確保成功 

國際工業轉型中心(INCIT)倡導製造業轉型,擁有工具和影響力,為全球主要產業和製造商提供支持,以建立供應鏈彈性。 

如需詳細了解如何在日益保護主義的商業環境中為您的業務定位並取得成功,請聯絡我們 這裡

分享這篇文章

LinkedIn
Facebook
嘰嘰喳喳
電子郵件
WhatsApp

分享這篇文章

LinkedIn
Facebook
嘰嘰喳喳
電子郵件
WhatsApp

目錄

更多思想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