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工業4.0徹底改變了製造業。現今的數位化工廠利用人工智慧、數據分析和雲端等智慧技術來優化生產、減少浪費,進而提高生產力。這些技術提供了 眾多好處 – 機器停機時間從 30% 減少到 50%,預測也更準確。
隨著這種不斷的完善,工業4.0正逐步向工業5.0邁進。但是,工業化的各個階段之間的主要差異是什麼?企業領導者該如何為製造業現代化的下一階段做好準備?
第五次工業革命
工業 5.0 其實並不是工業化的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相反,它應該被視為工業 4.0 的附加元件,建立在這些智慧技術奠定的基礎之上。工業 4.0 的重點是連接性、數位化和自動化,而工業 5.0 則強調 人機協作 以及人與機器或「協作機器人」之間的關係。
根據 歐盟委員會工業 5.0「將工人的福祉置於生產過程的中心,並利用新技術在尊重地球生產極限的同時,提供超越就業和增長的繁榮」。這意味著更加重視人類在 現代化製造工藝 而不是只依賴機器自動化,同時仍尊重世界的環境需求。
我們已經開始看到這一點 電子業 當人類監督協作機器人執行的更複雜的工作時,任務的認知方面由人類管理,而需要重複和一致性的部分則由協作機器人處理。這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確保生產過程的可持續性。汽車製造商喜歡 奧迪 早在 2019 年就展現了人機互動的重要性,強調了機器人與人類合作的實用性。
本質上,工業 5.0 的三大支柱是: 以人為本、可持續、有韌性。這需要製定一項策略,確保提升人才和多樣性、優先考慮敏捷性和適應性,並平衡人類和地球的需求。
工業5.0將如何推動永續發展?
永續性已成為全球各行各業的焦點,它是工業 5.0 的重要組成部分。永續工業化是 關鍵目標 在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中,採取致力於改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政策的策略將導致聯合國資金增加。反過來,這將促進更大的創新並鼓勵公司加強其永續發展計畫。
這意味著工業 5.0 可以透過推動業界廣泛「綠化」來解決 ESG 的環境和社會問題,同時透過推動協作機器人的使用和關係來鼓勵創新並為製造商和人們創造更多機會。
企業領導者應該考慮哪些與工業 5.0 相關的問題?
工業5.0前景廣闊。儘管這仍然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但製造業必須更加關注工業化的下一階段,而永續性將成為中心議題。
在工業 5.0 中發展人與機器之間的有效協同作用對於企業成功和永續發展都至關重要。此次合作將提高效率並為人們提供新的機會,減輕機器取代人類這一觀念帶來的潛在社會經濟影響。透過逐步將工業 4.0 目標從純粹的計算和流程自動化轉向更多的人機協作,企業領導者可以在實現其 ESG 目標並使其戰略與工業 5.0 的三大核心支柱保持一致的同時,朝著生產力目標邁進。
詳細了解工業 4.0,以及我們為幫助全球製造商轉型以實現更佳成果所做的工作 這裡.